青菜底加拉~薑薑薑~蒜了…

 

做菜不會少的兩樣薑與蒜,單價/公斤都超級貴,當然每次用量都不會多所以自然買的時候也沒什麼感覺,但是秉持的能省則省的精神,其實有時候可以以罐頭薑、蒜醬來取代,至於會不會比較便宜就見仁見智看炒什麼菜也會有差,像我自己就滿喜歡蒜醬的,因為已經是蒜末+蒜汁了稍微用點油去爆就非常香,又不用切蒜弄得滿手蒜味,實在是很方便。

 


IMAG0103   

*罐頭薑、蒜醬,各式paste

 

 

蒜頭garlic

IMAG0018

蒜頭有時ALDI特價很便宜四顆才不到兩塊,但品質最佳的還是要找外皮有紫線↑的蒜頭!具澳洲人跟我說那是原產澳洲才有的品種,但我後來看到某些墨西哥或他國進口也有紫線,總之還是請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試試看,蒜香四溢確實不同凡響喔!

蒜頭有時會整顆剝皮用橄欖油醃起來,或是乾燥的蒜末粉用來做某些醃料也很不錯,而韓國人很喜歡煮蒜頭雞湯,放很多很多蒜頭剝皮加雞燉很久很久的一鍋湯。

蒜頭維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2%9C%E9%A0%AD

 

薑ginger

上面說到薑醬用起來還是跟新鮮薑不太相同,雖然薑一公斤都相當貴但辛香料一次也不會用太多,除了省之外薑擺久了會乾掉,旅行不便有時候買薑醬也是不錯的。
很特別的是你可以發現西方人很喜歡薑,亞洲除了入菜跟薑湯、茶之外似乎應用不多。澳洲市面有各式薑的產品,電影上最常出現的薑汁汽水ginger beer、薑糖crystallized ginger等等,QLD的有間超大的薑農場+工廠,號稱全澳的薑幾乎都是這裡出產的,很多相關產品巧克力薑、生活用品等等,很有趣可以去看看。

 維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6%91


 

 

蒜頭的苗garlic shoot

5346147375_9e328d796e thumb  

顧名思義直接翻就是蒜苗,但是跟我們平常印象中的蒜苗不太一樣,仔細一看他其實是蒜苗的莖,台灣說的蒜苗指的是Leek。這個東西台灣應該有,我沒什麼印象也不知道怎麼做,有一次好奇買回來就切段跟絞肉炒一炒,很香很好吃有個很重的蒜頭味,但又不像在吃蒜頭那麼強烈滿爽口的,有機會務必試一試。

 

 

 

蒜苗Leek

 IMAG0100

*看旁邊的西洋芹比例你就知道有多大一根

這裡的蒜苗長超~大的,就像其他眾多的澳洲蔬菜一律都是1.5~3倍以上的大小,神奇寶貝裡的大蔥鴨手上拿的就是他。也許會因為他的大尺寸而搞不清楚,其實就是我們平常炒臘肉、配烏魚子一起吃的那個蒜苗。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漲的很大也沒有比較粗絲,因為我曾拿來做湯leek soup(應該算是濃湯?!),雖說已經切碎拌炒過再熬,原本擔心會一絲一絲影響口感,沒想到一燉就完全化掉了,澳洲的蒜苗也比較沒有那個辛辣的香氣。而我常常看西方的烹飪節目幾乎都把綠色的部分切掉,我不知道是節目效果還是人人都這樣煮,是有點浪費也不知道原因為何,更何況有吃過的人應該都知道綠跟白的部分味道可是完全不同呢!

應該是這個不太確定@@↓
維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1%A1%E5%A4%A7%E8%92%9C


 

蔥spring onion=shallot

不知道是我心理作用還是怎樣,覺得澳洲的蔥真的沒台灣香,但是切的時候還是挺辣的,蔥管裡的黏液也不多,總而言之據我觀察,發現澳洲的亞洲新香料(蔥、蒜、香菜、九層塔等)都沒有台灣的那麼香,當然溫帶的香草(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等等)滿地亂長且香味濃郁,所以跟氣候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維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4%A5

 

洋蔥onion

IMAG0020

很便宜做什麼菜都可以用,也是背包客必備食材之一,澳洲又有很多不同品種的,像紫色、白色的台灣也有,每次開車下去屏東都可以順便買一帶回來便宜又好吃。
紫洋蔥比較不辣溫和,裡頭水分較少適合扮在沙拉裡。白色台灣又叫牛奶楊聰,其實我不太確定特性是什麼,還是比一般洋蔥溫和,在台灣的時候直接切片生嗑沾黃芥末或煮湯效果都不錯。
把洋蔥跟蔥擺在一起講,其實他們品種很相近(看蔥的英文,就是春天的洋蔥表是長出來的意思),有機會在田裡看到你可能會分不出來,因為洋蔥長在土裡上面的葉子跟蔥一模一樣,只是稍微粗大一點。 

 維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8B%E8%94%A5

 IMAG0017

*長型的紫洋蔥,超酷@@。在澳洲還有很多其他洋蔥,特殊形狀、大小、顏色,基本上就是搭配各式沙拉。

arrow
arrow

    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