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大作戰-洗碗
澳洲是極度缺水的乾旱大陸,早期旱災的問題十分嚴重,時不時乾燥到長出現森林大火。還有一大塊沙漠涵蓋在中西部,地廣人稀,可以想見政府光是消耗人力金錢去鋪設自來水管線就不知道多少錢去的了,所以早期甚至到今天,部分人家都還在使用雨水當生活用水,對,你沒聽錯就是雨水。
有人可能開始懷疑,生在台灣這塊小島人口稠密、汙染嚴重酸雨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但其實雨水是很乾淨的,其碼不會是髒的。在澳洲尤其是山上或偏遠的小鎮居民,至今都還可以看到房子旁邊的大水箱,我這裏所說的大水箱可是水塔等級的tank,通常是墨綠色,有圓筒型有方形的,上方連接水管接收屋簷收集的雨水,沒錯就是那麼途法煉鋼,澳洲人很多都還過著這樣的生活。也因此節約用水,是澳洲人從小到大的基本常識,因為一但雨水用盡,你就只能吃自己了。
澳式的洗碗(通常都是用熱水,不僅天氣嚴寒洗起來比較不凍手,更重要的是去汙力更強,熱水有助於帶走油漬),其實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台灣餐廳的方法,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家家戶戶不這麼做,可能是覺得這樣洗不乾淨,這個問題也挺見仁見智的。
*為此我做了個比較圖
台式:
•浸溼髒碗
|
•先把油汙做簡單的沖洗
•優:省肥皂 缺:浪費水
|
•逐一上肥皂 | •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
•優:洗得乾淨 缺:麻煩、太滑缺乏摩擦力,摔破常發生於此階段
|
•逐一清水沖洗 | •沖掉泡泡,順便檢查有沒有洗不乾淨的地方
•優:洗得很乾淨 缺:相當浪費水
|
•放一盆熱水 | 把髒碗泡進熱水中 優:熱水去油 缺:熱水難取得(冷水也可) |
•擠入洗碗劑 | 在熱的肥皂水裡清潔 優:易清洗 缺:洗碗劑用量較大 |
•瀝乾、擦乾OR再放盆清水清洗 | 滿是泡泡的碗盤直接用茶巾擦乾OR在清水中沖洗一遍 優:節省水、沖洗方便 缺:洗劑殘留的疑慮 |
*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性是,台式洗碗有大量的時間開著水龍頭,而澳式則放了兩盆水解決了這個問題,
那我怎麼有會從省水的問題,扯到洗碗,這除了是平日三餐不可逃避的事情,更是一個文化上的尊重。當然澳洲近幾年經濟發展的奇快,高稅收的社會福利制度也克服了很多問題,但是哪怕至今水資源已不像從前那麼恐慌,年輕一輩恐怕對水已不再那麼講究、珍惜,對於老一輩而言節約用水本來就是理所當然,他們從小養成的好習慣,我們理當入境隨俗。
進一步衍伸,這樣的洗碗方式也不僅只於澳洲,歐美各地皆是如此,那你問我亞洲呢?我很確定的是韓國也跟台灣一樣,再者其他嘛就沒有研究了。所以你會看到很多電影裡面,很經典的一幕,媽媽洗完碗之後爸爸會拿茶巾(tea towel)把碗盤擦乾,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讓水分自然乾除了殘留水漬的美觀問題,水裡的礦物質殘留物附著在廚具或餐盤都不太好(一個賣鍋子的版友分享的知識),所以盡量能擦乾最好。反而在台灣天氣相對潮濕,大家都是洗完放著瀝乾或進烘碗機。
為什麼洗個碗還要廢話一堆很囉唆,我就是在客棧上看到大家為了洗碗精能不能吃的問題吵起來,覺得很瞎才想說開篇文章認真討論,把我所知道有關洗碗的文化背景傾囊相授。台灣人從小被迫窩在課本前真的已經習慣跟別人要答案,而不是自己試著去找正解。
澳洲人說的不見得都對,澳洲人買蔬果活來都不洗直接吃,就不是一個對的態度,因為有做農場的大家都知道,他們灑農藥真的事沒有再省的,但是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就可以改進自己的方法,像洗碗這件事就很好。
那說客棧為什麼會吵起來,因為大部分澳洲人是直接洗完(上面還帶著肥皂泡泡)就直接擦乾,我第一次看到也極度恐慌,直到現在我還是不能接受,所以像少部分家庭一樣,我會再盛一盆清水沖洗。洗碗精到底能不能吃,有心的話可以看後面成分一個一個查,我相信不會有像食品的東西,至於為什麼澳洲人說能吃,其實你看看他們也吃了一百多年了,平均壽命也沒有低的很誇張,所以說這個東西也是因人而異吧,你深信不疑的事情自然就會是正確的。
留言列表